设为首页 网站导航 返回旧版
登录 注册

全站搜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诚聘英才帮助中心 关于本站联系我们
首页 > 备考秘籍 > 古文献学学习参考书推荐:胡道静《中国古代的类书》

古文献学学习参考书推荐:胡道静《中国古代的类书》

  作者ID:machine

  类书是中国古籍中一个重要的门类,也是文史科所常用的一类工具书。如果想对此类古籍有所了解,胡道静先生的《中国古代的类书》向来被视为最重要的读物。

  胡道静(1913~2003),生于上海,其父胡怀琛、伯父胡朴安均为民国期间知名学者,故其能幼承家学,致力于学术,潜心于校雠。及其长,则从顾实先生习《汉志》,从周予同先生习经学,从吕思勉先生习国史,从姜亮夫先生习音韵,从顾颉刚先生习古史,从闻宥先生习语言文字之学,故可谓兼通博采,集众家之长。此外,胡先生还能学有专长,而尤精于校雠之学,青年时即能从《四部丛刊》中参习版本之学,从《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中领悟校勘之法,以致十八岁时即可出版《校雠学》一书。胡先生自幼即对《梦溪笔谈》深感兴趣,后来又能利用其古文献学功底专治古代科技史一门,其毕生学术之精华尽在《梦溪笔谈校证》一书,亦可谓开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之先河。

  胡先生一生多涉猎辑佚之学,故常与类书打交道,对类书也有过专门的研究。其辑佚著作有《熙宁字说钩沉》、《宋人笔记钩沉》、《沈存中逸著钩沈》等数种,钩沉辑佚之功可谓甚著。但历史却跟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胡先生一生虽致力于辑佚古书,却没想到自己一生的大部分著述包括其辑佚成果,或亡于日军战火,或亡于文革浩劫,数百万字书稿悉皆荡然无存。这本《中国古代的类书》也因文革之难而仅存其半。

  此书成于1966年,原书共十二章,首先进行宏观论述,其次则对历代重要类书分章论述,勾勒其主旨,考辨其源流。书成之后,胡先生先将前六章书稿誊清寄京就正于陈乃乾先生,此部分书稿后送至中华书局,得能保存。不久之后,胡先生家中即惨遭抄没,各类书稿逾数百万字尚未及出版即散失一尽,实为学界一大憾事,此书的后六章同样未能幸免。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本书就只有前六章,只述及北宋以前,对南宋以后类书的论述则尽付阙如。

  前两章对类书的性质、起源、类别和作用等问题进行总论,探讨了类书在古籍目录中地位的演变,将类书与其他分类编纂的古书进行了严格的区分,提出了类书的本来作用和两条特殊作用,并认为利用类书进行辑佚和校勘之前须首先对类书本身选择善本、精心校勘,这些都是作者数十年从事辑佚工作和类书研究的精湛心得,从中亦能见出作者对校雠之学的深入了解。而这些看法在后面的分论中又能充分地加以贯彻。

  后四章则对曹魏至北宋的二十多部最重要的类书分别加以论述。其特点主要有二。

  首先,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疑难考辨为主,以知识陈述为辅。作者对每本书的论述,大到存亡得失,小到卷数作者,都没有停留在介绍知识本身,而是摆明材料来源,汲取前人成果,逐一进行考辨,把人们对这部书的认识过程清楚地呈现出来,对于疑难问题能够加以澄清,对前人误说又能够有所是正。这样做虽略显繁琐,却能够做到言之有据,方便读者对疑难问题的深究。而这种考辨往往是不论巨细的,对最细小的问题也并不放过,这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例如讲到唐代《三教珠英》一书,《唐会要》说:“……遂令张昌宗……等二十六人同撰。”这里的二十六人是否包含张昌宗?作者就以《新唐书·张昌宗传》等材料说明此处并不包含张昌宗本人,同撰者实为二十七人。至于比较大的问题,作者则更是下了很大功夫。比如《编珠》一书,《通志艺文略》等材料说是隋代杜公瞻所编,但编成之后传本稀少,直到清代时才有高士奇从清宫内库中偶然发现。但后来,王士祯、周中孚乃至《四库总目》均怀疑此书为高士奇所伪造,并历数出各种理由。作者在这里引用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的说法,指出王士祯等人的怀疑实际上皆不能成立,而且还进一步指出了高士奇断不可能作伪的依据。最后,作者对《四库总目》的三点质疑加以反驳,澄清了这一问题,为高士奇洗清了冤屈。

  其次,本书特别重视对类书版本情况的考述。在总论中,胡先生就已经用惠栋和王谟的例子指出利用类书须先对类书本身进行校勘,选择善本。因此,胡先生尤其重视类书的版本和校勘问题,对《编珠》、《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事类赋》等现存类书的版本情况均加以梳理。此外,还对《修文殿御览》、《兔园策府》、《类林》等书的敦煌残本加以论述。

  我再给大家提出几条阅读建议,其实多是我自己的一点粗浅的体会。

  1、查考较新的学术成果。胡先生此书完成时间较早,不可能看到后来的新成果,特别是对敦煌文献的研究远较当时深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也应当针对一些疑难问题随时查考较新的看法,往往可以弥补此书的缺失。例如,胡先生在讨论敦煌本《修文殿御览》时,引用洪业的看法,认为此残卷并非《修文殿御览》,而很可能是《修文殿御览》编纂时所依据的蓝本《华林遍略》。《敦煌学辑刊》1995年01期登载了黄维忠、郑炳林的《郭煌本<修文殿御览残卷>考释》一文。该文对这一问题又做了进一步探讨,将洪业的几条证据

  逐一推翻,认为此残卷只能是《修文殿御览》,而不可能是《华林遍略》。其考证证据充足,甚为可信,足正洪、胡二人之失。而且此文又将此残卷的抄写时间定为唐高宗朝,还对全文进行了校释,很有参考价值。

  2、多接触一些北宋以后的类书,以弥补此书残缺之憾。此书因仅存残帙,不及南宋以后诸书,且重考辨而不重实用,具体使用类书的过程中仍要注意积累经验。

  3、多翻书。此书总论部分从多个角度对类书进行分类,其中提出了各类型的范例,在阅读中应当多去翻检原书,才能有更为直接的印象。比如书中提到一种按书目编目的类书。如果只读其介绍,就很难以理解。只要找到这类类书,其特点一看便知。可见,形象的感知远远胜过抽象的记忆。

  最后再介绍一本相关的参考书:

  赵含坤《中国类书》。如欲了解南宋以后类书的情况,则可参考此书。此书收罗范围极广,所涉书籍甚多,但作者对类书的性质和范围缺乏准确的把握,以致将很多并非类书的古籍也囊括其中,比如将会要会典、考证札记、蒙求读物等亦列入书中。而其对每一本书的介绍简明扼要,却也失之过简,对一些疑难问题又缺乏考辨,往往浅尝辄止。使用此书固然方便,却也需加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