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网站导航 返回旧版
登录 注册

全站搜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诚聘英才帮助中心 关于本站联系我们
首页 > 学术动态 > 文学:三十年中时代精神与地域风情的多样表达

文学:三十年中时代精神与地域风情的多样表达

http://www.zwkao.com  2008年10月21 22:49   辽宁日报

 

 

本报记者 许维萍

      

  □ 在不同的时段,辽宁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样貌与特点

            

  □ 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中短篇小说创作发展迅猛,并在全国获得影响

 

  □ 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先锋探索、乡土寻根等多向度探索作品大量涌现

 

  □ 90年代初至今,诗歌、散文、小说、文艺评论等各种文学体裁创作进入全面繁荣期

 

  如果把辽宁文学创作获得的诸多嘉奖作为一条线索,来回顾三十年来辽宁文学创作的成就,那么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这三十年来辽宁文学创作的最佳留影,而且会发现这三十年文学创作所独有的特色。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辽宁的文学创作同其他各行各业一样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无论从内容到形式,从表现社会生活的能力到对文学艺术多向度的审美探求,都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革,并以其独有的先锋探索能力和地域特色在中国当代文坛百花园中占据了一块重要领地。沿着辽宁作家获得的诸多嘉奖这条线索走过,我们会发现,在不同的时段,辽宁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样貌与特点。我们试将这三十年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

 

  第一阶段,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其特征为文学创作反映内容与时代潮流同步,艺术上以写实创作与东北地域风情再现相糅,中短篇小说创作发展迅猛,并在全国获得影响。

 

  从宏观上看,辽宁的文学创作同整个新时期文学的发展是同步的。在改革开放后辽宁文学的发轫期,辽宁的中短篇小说取得的成就最高。1978年,省作协的文学期刊《鸭绿江》发表青年作家关庚寅的短篇小说《不称心的姐夫》,成为辽宁“伤痕文学”的滥觞之作,并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接着,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辽宁作家几乎每年都榜上有名,1979年金河的《重逢》,1981年迟松年的《普通老百姓》、达理的《路障》,1982年金河的《不仅仅是留恋》,1983年邓刚的《阵痛》、达理的《除夕夜》、刘兆林的《雪国热闹镇》,1984年金河的《打鱼的和钓鱼的》、王中才的《最后的堑壕》。同时辽宁中篇小说有了重大突破,邓刚的《迷人的海》、刘兆林的《索伦河谷的枪声》荣获19831984年度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这一时期,辽宁的中短篇小说取得的成就是前所未有的,其作为反映时代潮流最快捷的表述方式之一,及时地对“文革”时期的谬误进行反思,并接续起“五四”时期文学的“启蒙”传统,给予处于思想解放中的社会与人们更多的思考。同时在写实的基础上及时反映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发生的重大改变,充满着时代的气息又积极呼应着当时全国文学创作的潮流。当时在中国文坛盛极一时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各种文学潮流在我省都有不凡体现。

 

  此时期,其他体裁的文学创作也不断在全国获得各种嘉奖。如张书绅的《正气歌》、金河的《历史之章》获得19771980年度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吴梦起的 《老鼠看下棋》、胡景芳的《作家与少年犯》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这一时期,辽宁还有其他一些文学作品在全国产生广泛的影响,像老作家马加的《北国风云录》、陈的《夜幕下的哈尔滨》、颜廷瑞的《庄妃》等长篇小说,李宏林的报告文学《走向新岸》都以其新的艺术审美形式和新的思想内涵以及鲜明的探索特征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在散文、诗歌创作领域,一些老作家如马加、谢挺宇、单复、柯夫、刘黑枷、阿红、刘文玉、晓凡、刘镇等,他们的创作与全国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潮流相应和,通过个人的情感反映了“文革”后人民的喜悦与反思情怀,表达了当时人们的爱憎情感,同样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二

 

  第二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其特征是文学创作开始出现由单一美学形态向多元美学形态探索的趋势,先锋探索、乡土寻根等多向度探索作品大量涌现。同时经由辽宁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历史文化的熏染,体现出凝重朴实、粗犷豪放的特点。其中又以先锋小说的探索和乡土文学的回归为突出成就。张涛、谢友鄞、孙春平、马秋芬、庞天舒、白天光、于德才、孙惠芬等作家的小说以精微细腻的笔触,把东北的地域风情、人文风俗进行了多向度的艺术展示,对挖掘东北地域文化精神,彰显独有的地域风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此时期,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有19851986年谢友鄞的 《窑谷》、庞泽云的《夫妻粉》、于德才的《焦大轮子》;19871988年谢友鄞的《马嘶·秋诉》等。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则有 19851986年达理的《爸爸,我一定回来》等。

 

  80年代中后期,西风东渐使各种文学和文化思潮纷至沓来,此时,辽宁的文学创作也一改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题材相对集中的态势,形成多元探索格局。先锋小说在辽宁兴起,而对新方法的尝试首推马原,洪峰、刁斗等也是辽宁先锋小说写作的代表。他们的创作破坏了传统叙事方式,以前卫的姿态颠覆了传统的小说创作。但现实主义仍是辽宁文学创作的主潮,具有实验性质的辽宁先锋小说创作虽然在全国反响强烈,但相对于整体辽宁文学创作仍是边缘。

 

  在诗歌创作中,高深的《大漠恋歌》、华舒的《绿世界》获得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此时期李松涛、王鸣久、牟心海、胡世宗、华舒、阎月君、林雪、柳禨、麦城等作家的诗歌创作影响较大。

 

  在散文创作领域,王充闾、刘黑枷、鲍尔吉·原野、刘齐等人的散文创作影响较大。此时期辽宁的散文创作群体不断开展各类征文、评奖、笔会、研讨等活动,形成了具有群众性基础的创作活动,极大地带动了辽宁的散文创作,为辽宁90年代的散文创作繁荣积淀了创作队伍的中坚力量。

 

    三

 

  第三阶段,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其特征是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等各种文学体裁创作进入全面繁荣期,获奖数目也最多。

 

  90年代后的小说创作呈现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合流的迹象。在小说创作中,长篇和中篇小说开始占据重要位置,其风格开始日渐趋向世俗化、生活化。在这一阶段,随着商品经济意识渗入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文学领域开始呈现新的变化趋势,过去的宏大叙事渐渐消隐,个人化叙事成为潮流。在辽宁,各种题材小说创作呈现多元均衡发展态势。乡土题材小说创作依然丰盛,一批有着丰富农村生活经历与丰厚乡土精神素养的作家依然关注现实中发生巨大变迁的乡土社会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喜怒哀乐。张涛的《窑地》(获第一届曹雪芹长篇小说奖),孙惠芬的《歇马山庄》(获第四届曹雪芹长篇小说奖)、《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谢友鄞的《嘶天》(获第五届曹雪芹长篇小说奖),邓刚的《曲里拐弯》,孙春平的《蟹之谣》等也较有代表性。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的工业题材创作同样关注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困境,韶华的《沧海横流》、胡小胡的《太阳雪》是这一题材创作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同时军旅题材、历史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创作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马晓丽的《楚河汉界》(获第六届曹雪芹长篇小说奖),庞天舒的《落日之战》(获辽宁优秀长篇小说奖),刘兆林的《不悔录》(获第九届曹雪芹长篇小说奖),刁斗的《代号SBS》和彭定安的《离离原上草》(获第十届曹雪芹长篇小说奖),杨大群的《关东演义》,皮皮的《渴望激情》(获东北文学奖),陈昌平的《特务》、《国家机密》,津子围的《小温的雨天》,于晓威的《陶琼小姐在1944年夏》、《L型转弯》等也成为多元探索下不同风格的代表作品。

 

  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承接80年代末创作队伍壮大、创作作品众多的特色,完成了一次从量到质的提升与飞跃。散文创作开始完全冲破过去思想与创作方法上的局限,呈现出审美心境更加自由、创作题材更加多样,创作个性更加张扬、写作方法不断探索的特色,并在历史散文、田园乡土散文、诗意散文创作领域留下了诸多精品佳作。其中王充闾的散文集《春宽梦窄》(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散文奖)、《面对历史的苍茫》(获首届辽宁文学奖辽河散文奖)、《沧桑无语》(获第二届辽河散文奖),素素的散文集《独语东北》(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散文奖),鲍尔吉·原野的《善良是一棵矮树》(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刘兆林的《高窗听雪》、马秋芬的《老沈阳》、谢子安的《雨走青纱》、丁宗皓的《阳光照耀七奶》、张大威的《时光之水》、张宏杰的《千年悖论》等成为各种风格散文作品的代表作。

 

  90年代后的诗歌创作也呈现出探索特色,一批诗人在全国诗坛获得了认可,李松涛、林雪等成为其中的代表。李松涛以出色的抒情短诗和《无倦沧桑》、《拒绝末日》、《黄之河》三部规模宏大的长诗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其中更以《拒绝末日》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诗歌奖。林雪则以诗集《大地葵花》获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诗歌奖。此时期的诗歌创作中柳禨的《柳禨诗选》、麦城的《麦城诗选》、巴音博罗的《龙的纪年》等成为优秀代表作。

 

  90年代后的儿童文学创作承接胡景芳、吴梦起等老作家的创作影响,出现了一批有实力的青年儿童文学作家,并以其群体优势和共有的关东文学特色形成了与上世纪30年代 “东北作家群”类似的共同称谓。

 

  “东北小虎队”。这些作家创作了大量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像车培晶的《神秘的猎人》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薛涛的《随蒲公英一起飞的孩子》获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王立春的《骑扁马的扁人》、刘东的《轰然作响的记忆》获第六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辽宁报告文学创作则以快捷真实的特点呈现着时代的亮点和热点。李宏林的《人鬼之战》、《中国马家军》,徐光荣的《科技帅才蒋新松》,中夙的《兴安岭的大山火》等成为广受关注的鲜活作品。

 

  90年代后的辽宁文学批评无论是在对辽宁文学独特气质的挖掘上,还是对文学本体和艺术审美本质的阐释与文学研究方法的探索中,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王向峰的《〈手稿〉的美学解读》(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文学理论、文学评论奖)、彭定安的《彭定安文集》、林建法的《寻找精灵——文学情感及其他》、高海涛的《文学在这里深思》(获第二届辽宁文学奖文学评论奖)、白长青的《辽海文坛鉴识录》(获第三届辽宁文学奖文学评论奖)、古耜的《史诗意识与20世纪中国长篇小说》(获第三届辽宁文学奖文学评论奖)、张学昕的《唯美的叙述》(获第四届辽宁文学奖文学评论奖)等成为这一时期文学批评的代表作品。

 

  当我们回顾辽宁文学三十年所走过的道路,那一行行坚实的脚印让每个人感到欣慰。但三十年又很短,回首这段历史,是为了更有准备地面对未来,此时我们也不得不思考,如何以更为独特的创作实践推出深刻表现我们这个快速变迁的伟大时代的作品,如何建树我们辽宁独有的艺术风格等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