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网站导航
登录 注册

全站搜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诚聘英才帮助中心 关于本站联系我们
首页 > 学术动态 > “改革开放30年与广东文学”研讨会在京召开

“改革开放30年与广东文学”研讨会在京召开

http://www.zwkao.com  2008年12月18 00:09   中国汉语言文学网

 

 

1210,为隆重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作家协会、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作家协会联合在京召开“改革开放30年与广东文学”研讨会,检阅广东文学30年来,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讴歌时代,讴歌人民的辉煌成果,总结广大作家在中国经济社会进步中不断创作优秀作品的成功经验,思考广东文学在新世纪大发展大繁荣的美好前景。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建功、高洪波,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杨承志,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主席廖红球参加研讨会。

 

与会理论评论家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重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苦进程,在热情歌颂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的同时,高度赞扬广东广大作家坚持“三贴近”、积极投身时代洪流、深入现实生活的热情。他们深入在改革开放的前沿与国家、与人民、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积极反映改革开放的现实生活,创作出一大批与我们伟大时代相称的优秀作品,成功塑造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形象。大家在研讨中共同认识到,广东作家的努力不仅开辟了广东文学宽阔的创作道路,而且是对中国文学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令人瞩目的重要贡献。

 

与会理论评论家说,与广东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前行的广东文学,总是能够得风气之先,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敏感地捕捉时代跳动的脉搏,深刻展现改革开放时代最深刻的现实矛盾冲突,从而深刻把握时代精神,展现自己独有的时代风貌和精神品格。广东文学发展繁荣的经验告诉我们,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源泉。我们只有到火热生活中去,在反映经济社会的进步中,造就文学的进步。这是广东文学的优势。

 

与会理论评论家说,广东作家的政治素质特别高,思想特别敏锐。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道德感,对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这种精神品质在我们国家面临重大灾难的时候,就鲜明地突现出来。在抗“非典”、抗冰灾,特别是抗汶川大地震的斗争中,广东作家没有缺席,率先奔向艰苦斗争的第一线,创作出大量报告文学、诗歌、散文等作品。这些作品坚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热情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鼓舞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些文学实践为文学服务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探索出一条成功的路子。

 

与会的理论评论家注意到,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时代,广东文学不仅能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发展的大趋势,而且正在创造先进的文化,形成独有的岭南地域文化特色和艺术风格的文学形态,汇入中华民族文学的洪流中。专家学者还特别关注到,这些年以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精神为主基调的客家文学的崛起。这是广东改革开放的时代产物,同时传递出广东文学正在形成新的具有走向世界的文化格局的信息。

 

  研讨会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参加研讨会的有:王巨才、雷达、范咏戈、胡平、李敬泽、潘凯雄、白描、孙丽生、廖琪、张建渝、吴赤锋、吕雷、谢望新、伊始、刘海斌、阎晶明、王必胜、张陵、杨志广、冯敏、彭学明、吴秉杰、牛玉秋、李炳银、陈晓明、张颐武、王干、白烨、黄宾堂、王兆胜、何向阳、胡殷红、张柠、温远辉、杨克、熊育群、胡的清、卢卫平、李朝全、李东华、岳雯等。